石灰除磷是投加石灰与磷酸盐反应生成羟基磷灰石沉淀。
由于石灰进入水中后,*先与水的碱度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然后过量的钙离子才能与磷酸盐反应生成羟基磷灰石沉淀,因此所需的石灰量主要取决于待处理废水的碱度,而不是废水的磷酸盐含量。另外,废水的镁硬度也是影响石灰法除磷的因素,因为在高pH值条件下,可以生成Mg(0H)2沉淀,而是胶体沉淀物,不但消耗石灰,而且不利于污泥脱水。pH值对石灰除磷的影响很大,随着pH值的升高,羟基磷灰石的溶解度急剧下降,即磷的去除率迅速增加,pH值大于9.5后,水中所有磷酸盐都转为不溶性的沉淀。一般控制pH值在9.5~10之间,除磷**好。对于不同废水的石灰投加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EBPR系统中的除磷过程是利用PAOs(聚磷菌)在厌氧条件下吸收基质合成聚羟基烷酸(PHA)并分解胞内poly-P(聚磷)释磷,然后在好氧条件下分解胞内PHA并过量吸磷合成poly-P完成的。Dulekgurgen发现EBPR系统厌氧段结束时,颗粒污泥内大量存在的杆状细菌经染色呈poly-P阴性、PHA阳性,好氧段结束时杆状细菌Neisser染色呈阳性。此染色结果与活性污泥中PAOs的染色结果一致,说明好氧颗粒污泥中的杆状细菌与PAOs的代谢机理相似。Lin等指出SBR系统中好氧颗粒污泥可厌氧吸收碳源释磷,并在好氧条件下快速吸磷,颗粒污泥中的P质量含量达1.9%~9.3%,是接种污泥的2.2~11倍。同时随着颗粒污泥比重的增大,颗粒污泥中P的含量升高,说明胞内含poly-P的污泥比普通污泥密度高。Kreuk等研究表明:好氧颗粒污泥表层含有异氧PAOs、自养硝化菌,内层含有PAOs,且在低氧饱和浓度(20%)时,总P的去除率可达到94%。好氧颗粒污泥在EBPR系统中表现出的除磷功能可由PAOs除磷的机理解释。
活性污泥法除磷的原理是什么
污水生物除磷的原理就是人为创造生物超量除磷过程,实现可控的除磷**。这个过程必须通过创造厌氧环境利用厌氧微生物的作用来实现生物除磷过程。
在没有溶解氧或硝态氮存在的条件下,兼性细菌通过发酵作用将溶解性BOD5转化为低分子挥发性有机酸VFA。聚磷菌吸收
这些发酵产物或来自原污水的VFA,并将其运送到细胞内,同化成胞内碳能源(http://www.maoyihang.com/invest/l_195/)储存物质PHB,所需的能量来源于聚磷的水解以及细胞内糖的酵解,并导致磷酸盐的释放。
在好氧条件下,聚磷菌的活力得到恢复,并以聚磷的形式存储超过生长所需要的磷量,通过PHB的氧化代谢产生能量,用于磷的吸收和聚磷的合成,能量以聚磷酸高能键的形式捕集存储,磷酸盐从水中被去除。产生的富磷污泥(新的聚磷菌细胞),通过剩余污泥的形式得到排放,从而实现将磷从水中除去的目的。从能量角度看,聚磷菌在无氧条件下释放磷获取能量以吸收废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在好氧状态下降解吸收溶解性有机物获取能量以吸收磷。
除磷的关键是厌氧区的设置,可以说厌氧区是聚磷菌的生物选择器。由于聚磷菌能在短暂的厌氧条件下,优先于非聚磷菌吸收低分子基质(发酵产物)并快速同化和储存这些发酵产物,即厌氧区为聚磷菌提供了竞争优势。这样一来,能吸收大量磷的聚磷菌就能在处理系统中得到选择性增殖,并可通过排除高含磷量的剩余污泥达到除磷的目的。这种选择性增殖的另一个好处是抑制了丝状菌的增殖,避免了产生沉淀性能较差的污泥的可能,因此厌氧/好氧生物除磷工艺一般不会出现污泥膨胀现象。